埃及艳后
时长是我所看过的电影之中最长的。但值得,以凯撒执政到屋大维掌权的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为基础,又有精美的服饰和盛大的场景,对人物进行刻画。艳后与凯撒,艳后与安东尼。若没有最后艳后死的那一段,或许我会以为她谁也不爱,爱的是权力二字,但看完最后一段才发现似乎艳后爱的是一个他欣赏且真心全心全意爱她的人,也极爱她的子民并且负了相应的责任。当然艳后的身材也是极好的,不愧被称之为艳后!
凯撒驰骋疆场戎马一生,本可留得生前身后名,可惜为了爱情而专权独裁,惨遭暗杀;安东尼位列罗马三巨头之一,本可受罗马人民衷心爱戴,可惜为了爱情而荒废功绩,客死他乡;克利奥帕特拉聪明体贴,本可母仪天下振兴埃及,可惜为了爱情将国家拱手让人,自杀身亡。而屋大维高冷直率不食人间烟火,未尝为爱献身,最终建立罗马帝国,给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明白了吗?不!要!谈!恋!爱!
当年票房扑街可以理解。史实考究,服化道华美,都掩不住剧情的枯燥和镜头叙事的平板。最要命的还不是这,是演员丢掉了50年代史诗剧的持重,举手投足带上现代摩登气息…作品无所谓趋新或复古,就怕有意指向某风格却在细节上破功。一个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拍得超无聊,真不是曲高和寡的问题,说明影视艺术表达自是一事。打四星是因为这个影视制作的路子(虽然容易血赔),总体上看眼光是长远的。
安东尼死后屋大维侍从就像说汤冷了汤热了那样随随便便的说出“安东尼死了”,他的死讯怎么能够这么简简单单的说出口?应该是一声咆哮“Antonio lives no more!”,太阳落下了,伟大的人伟大的生也伟大的死。克利奥帕特拉也是,不论经历多少年多少事,从来都没有压制她的美艳、骄傲和伟大,高贵的人高贵的生也高贵的死。“死 不过是最后的拥抱” “世界从未如此寂静”
传奇的女王,野心很多,政治抱负很多,虽然先后都是试图通过男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只不过只怪自己太过迷人,让罗马两巨头都还好好理性思考了。也许这样更能塑造女王的美艳吧。凯撒还不是最惨的,安东尼才是,先是以为女王在海战中抛弃了他,再世发现自己做了逃兵还得不到任何人原谅,最后准备战死沙场却被自己部队背叛。太惨了。一个战士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冲锋,要么是倒下。
251分钟的50周年纪念版,看得感觉一晚特别长。作为电影史上最烧钱(也是最亏钱)的豪华巨片之一,它制造的奇观能超越时代的限制。我现在看艳后访问罗马的大场面还是会心潮澎湃,希腊化的埃及法老遇上罗马,梦幻。室内布景倒有时候让我出戏,感觉过于铺张。巴赞说,电影满足了人们的木乃伊情节,那么这部电影不仅成功保存了伊丽莎白.泰勒的美艳,还有她金光灿烂的魂魄。
评论 | 0 条评论